深圳大米是谁?以前我就介绍过,他是一家医疗器材制造厂的老板,也是重度音响迷、音乐迷。为何以前要报导他?因为他拥有二百多部专业盘式录音座,其中有五十多部是著名的Telefunken M10(真空款放大线路)。他还收藏了很多接近原音的盘式录音带(不能说是母带,可能是唱片公司流出的工作带)。此外,他请声学专家特别为他打造二间一模一样的聆听空间,一间是在他的工厂内,另一间则是在他家庭院「下」,把庭院挖出一个地下室,造好内部之后再覆土,外观看起来还是庭院。
▲大米家的聆听空间经过专业声学设计。
如果说大米只是拥有那么多盘式录音座、二间声学处理空间,报导过一、二次那也就罢了。但是大米对音响的深入钻研不仅于此。一开始,他跟大家一样,购买各种名牌音响器材,但是听了都不满意,最终他自己动手研究,发现唯有真空管前、后级才是终极山顶,因此打造了自己的真空管前后级。当然很多人不会同意他,但是大米有自己的音响历程来支撑他的论点。在他所有以前购买的名牌器材中,大米唯独留下三对Rockport喇叭当年的次旗舰Altair,一对在他家里,一对在工厂聆听室中,另一对备用,其他都已经处理掉了。
▲墙边那三部都是著名的Telefunken M10,一般人想买一部都难,都被大米收光了。
在COVID-19疫情之前,我去过大米那里二次,当时的音响效果就已经非常好了。这几年,大米告诉我,他将真空管前级、讯源的电源供应改为锂电池直流供电(没有直流转交流),声音更是精进好几层。还有,他将Altair喇叭内部的配线全部改为他自己做的线材,声音又有提升。最终,他又将废弃的医疗扫描仪材中的转子拿出来,锯成小片,垫在喇叭底下,他说又比原来更好。到此为止,我在2025年6月11日终于三度到大米家聆听,并且决定以「探索深圳大米的音响涅槃之境」为标题写下这篇亲身体验的报导。
▲另一边墙也摆了二部M10,聆听位置后面也摆了三部M10,没有在镜头内。
或许您满肚子疑问,大米怎么能够收购那么多的盘式录音座,而且还能维修测试?第一当然是有经济能力,再来因为自家工厂内有各种技术人员、工程师,大米只要动口就可以完成他想要的产品。所以,大米现在所使用的真空管前级、后级、AV环绕系统使用的真空管后级,以及环绕系统使用的环绕声道、天空声道喇叭都是大米自己做的。所有的线材也都是大米自己做的。
▲大米用的是JVC投影机
在此顺带说一下,大米的AV环绕系统总共是8.3.4声道,主声道是Altair,中声道用二支Rockport Mira小喇叭横置(所以算2,我很惊讶大米竟然有这对早期的书架型喇叭),环绕喇叭左右各二,这样加起来就是8声道。超低音用了三支购买现成的Starke,二个比较小的藏在喇叭后墙的二个角落,一个很大的放在聆听位置后方。天空声道那四支也是自己做的喇叭。15声道中,超低音是主动式的,不需要另外的扩大机,其他12声道用的都是大米自己做的真空管扩大机。
▲这些黑色机箱就是大米自己制作的真空管前级、后级,以及分离式电源,还有锂电池供电。
主声道平常用来听二声道音乐,用二部每声道80瓦的真空管后级。其他10个声道用的都是40瓦真空管后级。所有的后级内部都使用EL34功率管,大米说他试过各种功率管,EL34他最满意。真空管扩大机内使用的都是输入、输出、极间变压器、Black Gate电解电容,自家的机内配线。大米还做了二套唱放,也是真空管放大、输入输出变压器,而且是锂电池供电。甚至,大米用来播放影像的OPPO 205的模拟线供电也改为锂电池供电。
▲大米使用的Suder A710卡式机,大米说以前买一部几千人民币,现在被炒高了。不过大米并未收卡式座。
此外,大米用的CD唱盘是Esoteric K1,不过极少使用,因为大米最常听的是盘带,再来是卡带。卡带?这不是很Low的讯源吗?早就被淘汰了。没错,不过最近几年又被翻出来炒了,大米也在疫情期间开始研究卡带。结果,大米的结论是:卡带是仅次于盘带的类比讯源,甚至比黑胶唱片还好。
▲大米的Rockport黑胶唱盘。
听到这样的结论,我相信大部分黑胶迷都会直斥荒谬,卡带怎么可能比黑胶效果还好?大米说卡带的播放过程不像黑胶系统,会在制造黑胶唱片的过程中,以及回放过程中有技术上的问题。而且卡带是从盘带直接拷贝下来,虽然规格上不能跟盘带比,但仍然能保留满满的模拟味。
▲这就是Telefunken M10。
仔细想想,盘带普遍是四分之一英吋宽,有二轨与四轨之分;而卡带带宽只有0.15英吋,而且是四轨(A面二轨B面二轨);盘带带速一般为7.5或15 ips(每秒行进7或15英吋),而卡带则是1.875ips。无论从各种规格来看,卡带远远不及盘带,这是不争的事实。
▲大米买了二部Oppo 205,一部改电池供电,一部维持原样,就是为了做AB比较。
但是播放卡带的卡式录音座便宜(被炒热的机种不算,如Studer A710),播放方便(卡进去而已),而且预录卡带非常便宜(2-10美元之间),取得容易(市面上有很多卡带没人要)。至于最重要的听感呢?我在大米那里听Studer A710播放几卷预录卡带,音响效果好得惊人!那是浓浓的类比味,尤其是歌剧更是充满魅力。所以,如果您不是很在乎极高与极低这二端的音响表现,现在开始找二手卡式录音座、二手卡带,真的是最便宜效果又好的类比讯源。
▲大米的CD唱盘Esoteric K1。为何不买更好的?再好也比不过盘带。
至于卡式录音座的磁头问题,例如磨损、或校正要怎么解决?大米说现在还可以买到很多磁头,这方面不必担心。至于磁头校正,当然要找合格维修师傅来做。我又问大米,万一买到生霉的卡带呢?大米说卡带不怕水,用特制的卡带清洁机清洗过再烘干就可以了。真的这样吗?我自己没有洗过卡带,这方面无法确定。不过大米的话应该可信。
▲大米的仪器之二。右边那个穆盒子就是给Oppo 205使用的电池。
这次我在大米家里,先听CD,再听黑胶,再来是卡带,最后才是盘带。由于大米家里声学设计优异,所以无论怎么听都很好。不过,如果要论真正的绝对值表现,盘带第一名,卡带第二名,黑胶第三名,CD第四名。您可以说大米的黑胶系统没调好,所以不如卡带,或许这是可能的。
▲大米的EMT唱放,摆在一边纳凉,大米说比不上他自己做的唱放。
不过单从理论上来看,卡带胜过黑胶是可能的。黑胶要经过RIAA等化、要刻版、制版、翻模、压片。更不要说播放黑胶时还要仔细调整针压、抗滑、VTA(SRA)、Azimuth。此外唱头、唱放、唱臂、唱盘本身对播放的影响也无法避免。而卡带呢?从母带拷贝下来的卡带直接置入卡式录音座中播放而已。所以,您认为播放卡带的音响效果有没有可能好过黑胶唱片?
▲这是大米自己做的三件式真空管唱放。
综观大米的音响实战经验,他是绝对的类比至上,数位讯源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模拟。而播放类比讯源,他认为唯有真空管机才能真正解放录音中的音响效果,而且真空管后级还必须使用EL34管。最后就是讯源与前级的电源要改为直流供电。
▲Rockport 2005年推出的书架型喇叭Mira,大米将一对横置,当作中声道。
所谓的直流供电并非目前市面上的电池储存,AC进入储存在电池中,再转为AC电源输出给音响器材使用,而是利用锂电池、电池管理芯片直接供应机器中所需的各路直流电压。有关这种直流供电,一般音响迷不可能做到,我们就死心吧!至于为何不将后级也改为锂电池直流供电?大米说那太危险了。
▲大米自己做的书架型喇叭,顶端有DAMI字样。
而大米对真空管扩大机至上的思维,我相信很多音响迷是反对的。「晶体扩大机光是对低频段的控制力与推力就不是真空管机可以相比的」,这句话大部分音响迷都接受,也都认为扩大机的阻尼因子越高,对低频的控制力与推力越好。但是在大米家里,他只是用每声道80瓦的EL34后级来推Altair,但其低频表现我还没有听过更好者,这种现象要如何解释呢?大米说他用过许多名牌晶体扩大机,都无法释放出那么好的低频表现。
▲大米自己做的环绕喇叭
对于大米而言,他的音响涅槃之境就是:第一、喇叭要消失不见。第二、音场不是被框在二喇叭之间,而是扩散到整个空间。第三、音乐讯息(信息)量要够,尤其低频段的音乐讯息量。只要这三个条件都达到,其他音响效果自然就会是最好的。这三项音响涅槃之境的条件,表面上的文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没有亲临大米家里聆听,应该无法「真正体会」,尤其是音乐讯息量。
▲大米将报废的扫描仪器中的转子取出来,锯成小片,当做垫材,说是比他以前用过的垫材效果更好。
先说喇叭消失不见。大米的聆听空间声学设计很优秀,加上大米将喇叭摆在距离后墙3-4米之间,喇叭离聆听位置大约有4-5公尺左右,在这些条件下,播放音乐时,那对Altair好像就是多余的,因为从喇叭后墙到喇叭前方这整个空间都是音场,音场内的各种乐器就如音乐厅舞台上的乐器位置,人声、乐器都有宽裕的间隔,左右前后定位自然生成。这种极其真实、宽松、自然、实体的音场表现,我还没在第二个地方听到过。
▲这就是转子,原本是筒状,大米锯成小片使用。请注意它内中的结构。
最难的是大米所说的「音乐信息量」,这句话音响迷都懂,就是音乐的细节很丰富的意思。可是,你的细节很丰富,跟我的细节很丰富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无法摆在同一个水平上衡量。大米家里音响系统的音乐讯息量就是这样,尤其是低频段的音乐讯息量。这么说好了,大米家里听管弦乐时,低音弦乐部是整排的,就好像我们坐在距离低音弦乐部不远的位置上聆听(我有一次在柏林爱乐厅,就坐在右侧前排,听到的就是成排的低音弦乐部音效)。而一般人家里在听管弦乐时,低音弦乐部大概就是「一支」的规模感。
▲大米的另一部Yamaha唱盘
除了讯息量之外,低音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力,那就是解析力。一般人家里所听到的低音是一团的,模糊的,可能量感很强,或冲击性很过瘾,弹跳力佳,但是低频的解析力贫弱,听不出低频还有「空间感」,听不出低频还有「堂音」。而在大米家,低频的表现终归一句话就是「真实自然庞大」,低音乐器的宽松本质、演奏质感,各种您想要的表现都具备了。
▲Starke超低音
在大米家里,我听歌剧卡带时,根本没有想过那是卡带,尤其是早期没有经过Dolby降噪处理的DG卡带,那是非常美好的音乐,而且人声的实体感、饱满形体非常自然逼真,各种伴奏乐器也充满自然的光泽与演奏质感,绝对不会让人觉得这是带宽受限的卡带。在此我要提醒您,或许您也在听卡带,但是我相信跟大米家里所听到的卡带音响效果是完全二回事。我的意思是:大部分人听卡带时,可能只发挥蕴藏在卡带里面的50%效果而已,其他50%尚待挖掘。
▲从聆听座位后面往喇叭看
当天听了许多盘带,包括「春之祭」、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大米替中唱所做的大陆女歌手关牧村等。其中最让我震惊的是听二卷盘带时,一卷是Leonard Slatkin指挥Sain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的「展览会之画」,那是Turnabout唱片(Turnabout 是 Vox唱片公司的子公司)的版本。这个版本在1975年5月录制,在1976年以四声道黑胶唱片发行,所以编号为QTV-S 34633。
▲大米的黑胶唱片一部份
另一卷则是Alfred Brendel为美国Vox唱片所录制的贝多芬「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这是1962年发行的版本,Meta指挥Vienna Symphony Orchestra,当年有发行单声道与立体版,立体黑胶编号Stereovox STPL 512.050,我听的就是立体版。
▲当天听的卡带。这些卡带便宜者2美元,贵者10美元,真是太划算了。
「展览会之画」的管弦乐精彩效果会让人兴奋,尤其是低频段的表现,那是无法形容的真实,可以用「整排」的低音弦乐群来形容。而整个音场的宽广深远根本就跟音乐厅的听感一致,乐器都是被拉开的,而非挤在一起。此外非常多的细节将整个空间感甜美,让音场变得很实体,这也就是大米一直强调的「信息量」。
▲当天听的卡带
而听Alfred Brendel的「皇帝」时,就不说管弦乐的表现,那钢琴的真实程度真的无以复加。温润、光泽、木头味、宽松、晶莹、实体感、重量感等的表现都是第一流的。同样的,音乐的讯息量也是充满了整个音场,呈现出很实体的音场,而非空虚的。
▲当天听的卡带
可以这么说,因为音乐的讯息量够多,所以乐器呈现出很好的实体感与重量感,非常真实,而整体音乐的密度也很高。老实说,Vox、Turnabout唱片在美国是低价唱片,黑胶唱片质量真的不佳,还经常扭曲,我自己以前也有不少。但我从来没有听过、想过,原来人家录音的效果竟然是那么好,只是我们回放时,这种美好的录音效果被严重扭曲了。
▲当天听的卡带
另外我还听了帕华洛帝、苏莎兰所唱、Richard Bonynge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威尔第歌剧「弄臣」(Decca 1971年录音)。这套唱片我相信很多人拥有,但是我保证您从来没听过这么好的音响效果,二位著名歌手的嗓音真是美极了,即使音乐的音量已经很微弱,还是会让人感觉音场里面的音乐讯息量是满满的。我常说音响迷不要看扁录音师,录音师所录下来的母带音响效果,跟我们在家里所听到的音响效果往往是天差地别,其罪魁祸首就是空间与音响器材的扭曲,尤其是原本录音中的庞大音乐讯息量无法释放出来。
最后我还听了Tennessee Ernie Ford的「Country Hits...Feelin' Blue」,我有盘带,也有黑胶与CD,我相信很多音响迷也买了CD。但是听了大米播放的盘带时,我整个人都软了。为什么?因为跟大米家里所听到者差太多了。有些人在我家里听过我播放这卷盘带,他们都很惊讶盘带的音响效果竟然是那么好。但是,我家的音响效果跟大米相比,简直就是不能比。光是从这卷盘带的表现,就可以窥知大米的音响涅盘之境根本就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
当天在大米家里,他也播放电影给我听环绕音效,也播放流行音乐,不过都不若上次那几卷盘带给我的震撼,同时也让我第一次了解现在听卡带是有其意义的。像我这种年纪的,谁以前没有卡式录音座呢?当年我有Nakamichi的旗舰1000,但是那时我也不曾听到如大米家里这样的卡带效果啊!
大米的音响涅槃之境高高挂在那里,但大米从来不故步自封,也不吝让音响迷、音乐迷到家里听音乐交流分享,所以去过大米家听音乐的人很多,包括许多音响界、音乐界知名人士、录音师等。不过我相信,能够跟我一样起共鸣的音响迷可能不多,他们可能只觉得大米家里听起来柔柔的,宽松的,好听但不够刺激,谈话之间可能也只是礼貌性的说好。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对音响效果的正确认知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也就是表面的感官刺激层次。也因为如此,大米所讲有关音响的话一定会被很多人误解,或无法理解,认为大米很武断,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想要追求深圳大米的音响涅槃之境,您必须先有一个够水平的聆听空间,再来是拥有大米自制、或你自制类似的音响器材(厂制机无法让我们这样改电源),此外还要有电池直流供电。最后还必须有顶尖盘式录音座与丰富的盘带收藏。硬设备齐备之后,您还要有不断反思与修正音响效果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走对路。让我们相互勉励吧!